日前,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全国汽车经销商生存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在汽车报废更新及置换政策拉动下市场逐渐回暖,市场的白热化竞争迫使汽车厂商与经销商一同开启“降价换份额”策略,令经销商普遍陷入“销量上涨、利润不涨”困境。
报告显示,上半年亏损经销商比例攀升至52.6%,盈利者不足三成,生存状况进一步恶化,同时导致汽车经销商对主机厂满意度大幅下滑。

图源:财经网汽车摄图
经营承压严重
“价格倒挂”现象的出现是经销商亏损的关键因素之一。
调查显示,2025年上半年有高达74.4%的经销商遭遇新车零售价格低于进价成本的严峻局面,其中43.6%的经销商价格倒挂幅度甚至超过15%。
因此,价格倒挂导致经销商卖车不挣钱,新车销售直接亏损,出现“卖一辆亏一辆”的现象。
这一情况在传统燃油品牌经销商中较为普遍。而新能源独立品牌经销商面临的压力主要是售后产值低,投资回收期长等。

图源:中国汽车流通协会
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调查,2025年上半年汽车经销商亏损比例上升至52.6%,持平比例17.5%,盈利比例29.9%。
为维持生存,经销商不得不高度依赖售后服务和金融保险业务。数据显示,在经销商2025年上半年的毛利构成中,新车、售后和金融保险的毛利分别为-22.3%、63.8%和36.2%,盈利结构失衡。

图源:中国汽车流通协会
由此可见,在经销商整体利润结构中,新车销售利润贡献为负数,且新车亏损情况进一步加剧。售后服务利润贡献略有增加,而金融保险的利润贡献较2024年则出现一定程度回落。
日益严峻的经营形势也加剧了经销商与汽车厂商之间的矛盾。2025年上半年汽车经销商对主机厂满意度下滑,总体满意度得分为64.7分,较2024年底75.6分大幅下降。
调查中,有经销商还指出,厂家对基础任务目标达成的奖励缩水,付出与回报严重失衡。如任务目标过高、品牌竞争力不足、考核内容过多、新车价格波动导致二手车价格不稳定等问题。
值得关注的是,还存在厂家对经销商返利周期及形式问题。调查显示,只有少数厂家是全额现金返利到经销商账户。
通过经销商经营不同品牌来看,新能源独立品牌的经销商经营状况好于传统燃油车品牌。
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独立品牌经销商的盈亏情况分别为盈利占比42.9%,持平占比22.7%,亏损占比34.4%;传统燃油车品牌经销商的盈亏情况分别为盈利占比25.6%,持平占比15.8%,亏损占比58.6%。
新能源独立品牌经销商42.9%的盈利占比,显著高于传统燃油车品牌经销商25.6%的盈利占比。

图源:中国汽车流通协会
而利润情况,新能源独立品牌4S店在新车、售后和金融保险的毛利贡献分别为16.8%、54.0%和17.0%。与传统燃油车品牌经销商相比,新能源品牌新车销售表现出了相对较好的盈利贡献。

图源:中国汽车流通协会
面对盈利困境,不少传统汽车经销商开始谋求转型。
加速转型新能源
当新能源汽车重构市场格局,传统汽车经销商似乎正面临一场关乎生存的抉择。
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中国汽车流通行业发展报告(2024—2025)》,截至2024年年底,全国汽车4S店网络规模为32878家,同比缩减约2.7%,网络扩张步伐放缓。除此之外,2024年4S店的退网数量为4419家。
而在2020年至2023年,国内4S店退网数量分别为2362家、1400家、1757家、2540家。
“2024年的4S网络虽然整体收缩,但内部却是此消彼长,收缩集中体现在非新能源品牌上,新能源汽车品牌网络仍保持增长。”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表示。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7月,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8.7%。2025年1—7月,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5%。
据公安部数据,2024年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1125万辆,占新注册登记汽车数量的41.83%,与2023年相比增加382万辆,增长51.49%;从2019年的120万辆到2024年的1125万辆,呈高速增长态势。

图源:新华社
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背景下,转型经营新能源汽车品牌成为了不少汽车经销商的统一选择。
如华为鸿蒙智行旗下全新品牌“尚界”品牌日前宣布,已收到超1500家经销商报名,其中包括保时捷、沃尔沃、路特斯(莲花)等豪华品牌4S店的转投加盟。据悉,尚界将形成专属用户中心及鸿蒙智行用户中心的双网服务,提速建店计划,储备销能,目标上市即上量。
据央广网,在去年11月的广州车展上,蔚来高级副总裁魏健也曾透露,过去一年内已有超过40家传统豪华品牌经销商选择转投蔚来。其中不乏保时捷、玛莎拉蒂、宝马、奔驰等全球知名豪华品牌经销商。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此前也指出,中升集团、永达汽车等龙头经销商集团正加速转型,布局新能源汽车品牌渠道。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章弘曾公开表示,对于汽车经销商的转型,建议汽车经销商应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积极布局新能源业务,适时与新能源汽车品牌建立合作;同时,全方位布局销售渠道,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营销模式,带给消费者新的消费体验。此外,业务布局上要向后市场延伸,通过创新的后市场服务挖掘新的利润增长点。
内容综合自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新华社、央广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