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实时讯息

民生一线|长护险,为失能老人撑把“伞”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失能老年群体规模持续扩大,“一人失能、全家受累”正逐渐成为不少家庭的现实困境。如何破解失能老人照护难题,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有尊严地安享晚年?

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第六险”的长期护理保险(以下简称“长护险”),正以其独特的保障作用,走进越来越多家庭,成为应对老龄社会挑战、增进民生福祉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

9月4日,在邢台市巨鹿县福缘居老年医养中心,医护人员帮助老年人做手功能训练。张琼丹摄

居家护理,减轻家庭照护负担

“大娘,今天天气有点凉,这周六我再过来给您洗澡,您看行吗?”9月2日上午,石家庄市栾城区西街村的一间民居里,护理员张亚亚身着整洁的工作服,俯身在病床前,一边聊天,一边为年近九旬的失能老人李大娘按摩。

这样的场景,每周都会在李大娘家出现两次。李大娘的儿子李凯说,3年前母亲因年龄太大行走不便,再加上基础病,生活不能自理,从此家里多了一层压力。

“老人需要我每天守在身边照料,时间一长,身体和精神都快熬不住了。”李凯说,直到两年前,他了解到长护险政策并成功申请,生活由此迎来转机。

2019年12月,栾城区启动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将因年老、疾病、伤残等原因导致失能,经定点评估机构评估符合标准的人员全部纳入保障范围。这项政策如一场及时雨,既帮助失能人员提高了生命质量,又切实减轻了其家庭的经济负担和事务性压力。

“有了这个保险,我们不用额外多花钱,就有专业的护理员上门服务,真是解决了家里的大难题。”李凯说,护理员每周上门两次,每次服务约一个半小时,从日常清洁、肢体按摩到协助翻身、康复指导,样样做得周到细致。

太平财产保险有限公司栾城支公司负责人康会香,是长护险政策落地的见证者和执行者。“自从负责长护险业务以来,每天不是在失能老人家里,就是在去机构走访的路上。”她介绍,为了让居家失能老人享受到优质服务,栾城区通过公开招标确定了3家专业服务机构,从护理员培训到照护质量评价,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服务体系。

截至2025年7月底,栾城区共确定定点护理服务机构7家,其中养老机构4家,家护服务机构3家,符合条件并享受待遇的共有1091人,其中84人入住定点护理服务机构,345人享受定点护理机构上门护理服务,662人享受亲情居家护理服务。

9月3日,在正定县永安老年公寓,老年人在打牌娱乐。河北日报记者 贾东亮摄

机构照护,更全面的专业服务

9月3日下午,阳光洒在正定县永安老年公寓的庭院里,院内绿植繁茂、地面干净整洁。几位老人围坐在凉亭下,或聊家常,或下象棋。走进公寓楼内,宽敞的楼道里,不少老人正跟着电视屏幕上的指导做手指操。

在长护人员居住区,记者看到几名身着统一服装的养老照护员正在忙碌:有的为卧床老人翻身,有的协助老人进行肢体活动,有的则在细心地为老人擦拭脸颊。

“这里的护工照顾我妈,比我们当儿女的想得还周到。”说起老年公寓的服务,王大娘的女儿张秀红赞不绝口。王大娘瘫痪后,张秀红兄妹几人犯了愁,他们平时工作忙,很难兼顾照护母亲。2021年,听说入住养老院可以享受长护险补贴,一家人经过实地考察,最终选择了永安老年公寓。

“有了长护险,每月能补贴1000多元,我们自己只需要出2000元左右,就能让老人在这里得到专业照护,值!”张秀红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前请居家护工,每月费用要三四千元,而且不能24小时照料,如今在这里不仅费用降了,老人的饮食、医疗、日常护理都有专人负责,自己也能安心工作了。

“目前我们这里有40位享受长护险的失能老人,每个人都有专属的照护计划。”永安老年公寓院长刘荣秀介绍,公寓针对失能老人的特点,精心设计了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安宁疗护三大类34项服务,从每日三餐搭配到定期的健康检查,从基础的个人清洁到专业的康复训练,能全方位满足老人的需求。

长护险的推广,不仅让失能老人受益,更带动了当地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据了解,正定县长护险定点护理服务机构从最初的5家发展到现在的19家,越来越多养老机构主动提升服务质量、完善设施设备,争取纳入定点范围。同时,在长护险的撬动下,正定县养老服务人员的专业水平显著提升,一支稳定的照护队伍正在形成,为老龄事业发展注入了活力。

医养结合,提供及时的医疗服务

9月2日清晨,邢台市巨鹿县福缘居老年医养中心内,护工正按照护理流程,为卧病在床的杨计改大娘进行肢体按摩和伤口换药。

“我和老伴儿在这里住了7年多,真是选对地方了。尤其是老伴儿能享受长护险,报销一部分费用,这项政策真是暖到了我们心坎里。”杨大娘的老伴儿吕朝臣说。

时间回到2018年,杨大娘因突发脑出血导致偏瘫,生活完全无法自理。她的子女工作繁忙难以时刻陪伴,吕大伯自己也患有腰伤,别说给老伴儿翻身、擦洗,就连简单的搀扶都十分吃力。一筹莫展之际,他们听说了福缘居老年医养中心,便决定在这里开启新的生活。

福缘居老年医养中心是2014年巨鹿县医院整合院内医疗资源开设的医养结合机构,如今已成为全县医养结合的标杆。中心现有床位236张,护工60人,经过多年的发展,建立起“医养结合+长护险”的养老机制,让入住老人既能享受专业的养老照护,又能得到及时的医疗服务。

刚入住时,两位老人尽管都有退休金,但每月的护理费用还是让他们有些犯愁。医养中心的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主动向他们介绍了长护险政策。该中心早在2017年就被定为河北省首批长期护理保险定点机构,符合失能条件的入住老人,都可以申请长护险报销。

经过病历递交、初步审核、专家现场评审等环节,杨大娘的失能程度被评定为“机构护理(中度失能)”,按照当时的政策,每月可报销1170元,个人只需承担1830元。2022年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改革后,报销标准进一步提高,现在每月能报销1500元,个人承担部分降至1500元。

“这里的服务真是没话说,老年病科的医师定期查房,护士24小时值班,护工每天帮忙做面部清洁、协助进食、口腔护理,还会专门预防压疮,隔段时间就给老人理发、剪指甲,想得比家里人还周全。”吕大伯细数着医养中心的服务,言语间满是欣慰。

据了解,巨鹿县将医养结合工作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一体谋划、同步推进,不断完善筹资、征缴、报销、运营、保障等全链条机制,让长护险政策真正惠及有需要的群众,为参保人员的健康权益撑起了一把“伞”。(河北日报记者 贾东亮)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