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实时讯息

人工智能时代教育何为?优促会年会给出答案

“通过教师转型、学生赋能和制度创新,三管齐下完全可以将AI挑战转化为教育跃升的契机,培养出既能驾驭智能工具又能保有人性光辉的新一代人才。” 中国教育学会副监事长、原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原副司长,资深教育专家,优促会公益导师杨念鲁5月9日在成都出席主题为“人工智能时代:教育何为”的四川省优质教育促进会(简称“优促会”)第九次学术年会暨第十次工作年会时是这样看待人工智能技术对教育所带来的影响的!

2015年,为打破校际围墙,整合区域优质教育资源,推动学前和中小学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搭建资源共享平台,石室中学、成都七中、树德中学、成都市锦江区嘉祥外国语高级中学与四川嘉祥教育集团发起成立了优促会。十年来,作为非营利性地方学术组织,优促会始终秉持“共治共有共享,互通互助互惠”的办会宗旨,创新实践、积极作为,为促进四川省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懈努力,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成都七中校长张翼主持了优促会第九次学术年会暨第十次工作年会的开幕式。

杨念鲁在开幕式上致辞时表示,AI技术为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推动教育在AI时代实现质的飞跃,已经成为全球教育工作者、教育政策制定者和社会公众都非常关注的焦点。他认为,面对时代变迁和新技术挑战,作为教育工作者,不应被动适应而应主动变革,通过教师转型、学生赋能、制度创新,三管齐下完全可以将AI挑战转化为教育跃升的契机培养出既能驾驭智能工具又能保有人性光辉的新一代人才。

杨念鲁还重点谈到了四个方面的意见:

人工智能将如何改变教育教学的方式?过去上百年来以知识传授为核心的学习方式,会有哪些改变?传统的课堂会有哪些改变?传统的以教材为蓝本以教学大纲为目标的学习和评价方式还能走多远?

人工智能条件下,学校需要着重培养学生哪些关键的素养和关键能力?当人工智能学习工具被普遍使用的前提下,学生将如何保持高级思维和深刻问题?他认为,当前中小学掀起了使用AI技术的高潮,但很可能忽略了教和学的精髓。如果仅仅将人工智能当作教学工具,我们会不会造就更加严密且量身定制的教育减法,从而剥夺了学生的基本逻辑和思考力。当学生把基本推理过程都外包给各种人工智能大模型时,怎样才能形成批判性思维,做出与AI不一样的判断和行动?

教育的根本目标是立德树人。在人工智能形成的未加甄别的信息海洋里,如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依照传统德育模式等否抗衡鱼龙混杂的信息流带给学生的负面冲击,当人工智能工具轻易可以给出正确答案的现实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探究和自主意识,如何塑造学生的批判精神。

当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都发生根本性变革时,我们不得不重新定义教师这个角色。教师是带着真理走向学生,还是带着学生走向真理,教师是把教材当着学生的世界,还是把世界当做学生的教材。是极其有效地驾驭AI技术,还是成为技术的奴仆。

优促会第九次学术年会暨第十次工作年会开幕式上还推出了全新的VI视觉形象,并发布了《对话教育热点——四川省优质教育促进会十年“教育争鸣”实录》。据介绍,《对话教育热点——四川省优质教育促进会十年“教育争鸣”实录》这本书不仅是优促会品牌学术活动“教育争鸣”十年来的回顾与见证,更是凝聚众多专家学者和教育同仁智慧与实践经验的学术成果。围绕教育的热点、重点和难点问题,凝聚着众多教育工作者的思考、实践与智慧,为广大教育同行提供了精神营养和智力支持。

泸州银行还在活动现场与优促会签署了总金额为72万元的2025年度“川蜀模范学子”助力奖公益计划的定向捐赠协议。这也是泸州银行连续第四年给予该计划的公益支持。

“川蜀模范学子”助力奖公益计划旨在鼓励和帮助学业基础扎实、具有突出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优秀学子专注于学术发展和个人成长,帮助他们成长为学术或专业领军人才报效祖国、服务社会。同时通过基金奖励,增强青年学子的社会认同感,树立社会责任感和公益心。据了解,自2019年优促会发起该助力奖公益计划以来,学会采取“自主申请/校长推荐+专家评审+面试终审”的选拔与评选制度,已在川内百余所优质高中会员单位中遴选出72名优秀川蜀模范学子,给予6万/人的奖励金及长期的成长指导帮扶。该奖项得到成都嘉祥教育发展基金会和泸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赞助支持,定向捐赠该项目持续举办和发展。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