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的饮食合理安全问题对精神疾病患者非常重要,精神疾病患者的饮食要注意什么?哪些食物可以调理精神疾病病情?
合理健康的饮食对精神疾病病情的好转有一定的帮助,精神疾病的病情是需要稳定控制的,若是处理不当,极有可能对自己做出伤害,或是危及朋友邻居及家人。
精神疾病的控制除了药物的按时按量的控制外,还需要家人对其饮食营养的控制。只要这样双面把握,才能有更好的效果。
精神疾病患者的饮食应遵循三多、一少和一适量、四忌的原则,“三多”是多吃蔬菜、水果,多吃海产品,多吃奶制品;“一少”是少吃肥肉、糖类等高热量饮食,“一适量”是适量摄取植物油。
那么精神病人大的饮食要注意些什么呢?
忌茶和咖啡
茶和咖啡都是兴奋性饮料,精神疾病饮用这类饮料后会引起焦虑和失眠,导致病情波动和反复。
忌饮酒
酒精增加谷氨酸能,谷氨酸是兴奋性神经递质,引起氧化应激,产生自由基,引起神经氧化损害,加重药物的中枢抑制效应;酒精还促进多巴胺释放,加重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饮酒会诱导肝脏代谢酶的活性,加快抗精神疾病药物的代谢。
忌高热量饮食
精神疾病患者习惯于高热量饮食。有研究表明,随意摄入热量比限制摄入热量增加了脑细胞的氧化损害,损害学习和记忆,加上患者倾向不锻炼,故易感肥胖、高血压和糖尿病,即使不服抗精神病药也是如此,故精神疾病患者宜控制高热量摄入。
忌食带刺、带骨的鱼
忌食带刺、带骨的鱼(可用鱼丸、鱼片、鱼糜、鱼松、鱼羹等),忌用带骨的肉类, 用有壳的食物和带壳的硬果类,以免病人自伤。
忌食助热动火的食物
狂躁型病人多有火热现象,如面红耳赤、大便秘结等,所以忌食助热动火的食物。除辛辣食物外,羊肉、牛肉、狗肉等亦当禁忌。可选食泻火通便饮食,如绿豆汤、清凉饮料、多纤维蔬菜等。
禁止服用一些刺激性食物
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胡椒、葱、姜、大蒜、咖喱、桂皮、茴香、芥末等,这类食物会增加神经兴奋性,尤其是躁狂型精神疾病患者应该更要注意。
多吃水果蔬菜
切忌随意进补。早期精神分裂症可能已有氧化应激和细胞的损害,新鲜水果和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能防止神经元氧化损害。水果和蔬菜产生的5-羟色胺还起着催眠和减轻焦虑的作用;抗精神病药物往往会影响胃肠蠕动,导致便秘,水果和蔬菜中富含粗纤维,可促进胃肠蠕动,对于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大有益处。
增加镁的摄入量
精神疾病常缺乏镁,尤其需要长期药物治疗,如长期服用西药,易引起骨质疏松,除注意给予高钙饮食外,还应注意镁的摄入。
提倡低糖饮食
在日常饮食中,家属应当给予患者低糖饮食。因为倘若在生活中过多的食糖,特别是精制糖摄入过多,就易使脑功能出现神经过敏或神经衰弱等障碍。
多吃奶制品
奶制品富含优质蛋白,脂肪较少,牛奶营养成分齐全,是蛋白质、钙,维生素A、B2、B6,尼克酸的良好来源。牛奶内的必需氨基酸含量及构成与鸡蛋近似,含钙量高,而且含有乳糖、优质蛋白质等促进钙吸收的营养物质,使钙的吸收率达到87%,加之牛奶具有促进睡眠,改善情绪的作用,尤其适合精神疾病患者食用。
对于精神疾病患者而言,日常饮食至关重要。一方面,要确保食物全面、均衡且适量,满足身体各项营养需求;另一方面,还需充分考虑个人体质与具体病情,适当做出针对性调整。如有需要,不妨向专业的营养师或医生寻求帮助,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为患者身心健康的全面恢复提供有力支持。
责编:王军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