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实时讯息

北京:牵手女性社会组织,服务基层治理“最前沿”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也是基层治理的“前沿阵地”。近年来,北京市各级妇联加强对女性社会组织的联系引导,支持女性社会组织发挥专业优势,助力社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切实服务好家庭“小细胞”,以家庭幸福安康推动社会安定和谐。

北京芳华社会工作服务发展中心社工开展亲子沟通主题沙龙。

聚焦家庭教育,精准服务社区

亲子共读沙龙、生命教育小组、高质量亲子陪伴活动、正面管教主题活动……在朝阳区常营地区,由地区妇联指导支持,北京芳华社会工作服务发展中心实施的“常有爱营相伴”家庭文明建设项目,面向22个社区提供服务。该机构以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为阵地,定期开展教育类、体验类、实践类活动,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家庭教育服务。

“常营地区范围广,社区家庭情况多元,经过实地调研与电话访谈,我们分三个版块进行精准服务。”北京芳华社会工作服务发展中心负责人邹晓昕介绍,第一版块,以连心园、保利等9个社区为服务对象,针对居民流动性大、家庭情况较为复杂多样的实际状况,确立了促进家庭和谐文明的主题,以“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国家观、民族观”为主线,举办“红色讲堂”,开展品格教育、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参观实践活动、传统文化亲子体验活动等。第二版块,面向常营民族家园、苹果派等6个少数民族人口较为集中的社区,针对民族融合需求较强的特点,确立了传承弘扬好家风的主题,以“阅读涵养家风”为主线,开展了家庭伴读营、亲子共读沙龙、儿童红色绘本阅读主题活动以及巾帼读书会活动等。第三版块,覆盖鑫兆佳园、万象新天等7个社区,针对其低龄儿童家庭占比较高的实际,确立了提升家庭教育质量的主题,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主线,开展了以“高质量陪伴”“青少年情绪管理”“青少年抗逆力提升”“生命教育”等为主题的家庭教育活动。

“周末有了好去处,活动内容有趣又有益。”“孩子语言表达能力、情绪管理能力都有了明显提升。”项目的开展吸引了社区家庭的广泛参与,也赢得了家长们的好评。

“我们以项目为切入点,充分发挥女性社会组织专业优势,构建起以常营地区妇联为指导,社区妇联、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联席会议机制,共同推动工作。”常营地区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

举办亲子成长营,助力文明用网

项目工作人员教孩子们学做美食。

“以前孩子经常熬夜玩手机,我们怎么劝说都不听。自从参加了成长营,孩子基本能够自主控制玩手机的时间,还能主动做家务,进步很大!”谈起孩子的变化,家住房山区韩村河镇的何女士十分感慨。

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不少中小学生沉迷于刷短视频、打游戏等,影响了日常学习生活,甚至引发了家庭矛盾。为帮助儿童及家长正确认识网络,培养和谐亲子关系,在房山区妇联指导和区民政局的支持下,北京市房山区德润十方社会工作事务所在韩村河镇招募了25户困境家庭,针对这些家庭中孩子出现沉迷网络的情况,开展了“巾帼筑爱相伴成长”困境儿童关爱项目。

“面向儿童,我们开展了为期14天的成长训练营,从修正认知、激发兴趣、服务实践三个维度进行帮扶,主题包括认识网络、家风建设、心理疏导、红色教育等。针对家长,我们开办了亲子工作坊,通过宣讲家庭教育知识,帮助父母掌握亲子沟通技巧,做到彼此尊重,修复紧张的家庭关系。”项目负责人陈克雨介绍。

项目团队的生动宣讲、深入分析,让孩子们了解了网络成瘾的危害,学会如何正确使用网络;非遗手工、烹饪美食、学做农活、整理收纳、开展义卖等实践,让孩子提升了动手、动脑能力,增强了在现实生活中的参与感,在服务中感受自身价值;参观红色教育场馆,使孩子们爱国爱家的情怀得到进一步升华。

家长们普遍反映,参加训练营后,孩子变得更愿意交流,更关心父母了。孩子们学会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也不再乱花钱,变得更节俭。项目还促进了家长的转变,为家庭和谐提供了有力支持。“以前我总是大声训斥孩子,现在能够通过沟通解决问题了。”“我在面对孩子时变得更有耐心了,能够去理解和尊重孩子的感受。”

项目结束后,不少家庭成为了机构的志愿者,持续在关爱“一老一小”、助残助困、社区公益等志愿服务中贡献力量。

守护困境家庭,激发内在能量

居住在丰台区的张女士,是一位独立抚养13岁女儿的单亲妈妈,近年来因为孩子的父亲和爷爷相继去世,她和女儿的生活陷入了深深的悲痛和迷茫。

2024年,在丰台区妇联支持下,北京市丰台区熠家社会心理服务中心启动实施“赋能成长平安家庭守护计划”,服务丰台区两个街道近30个社区的困境家庭。项目通过走访交流、调研观察评估出高中低不同等级的风险家庭。对低风险家庭,项目开展女性心理健康讲座和团体赋能活动;对中风险家庭,组织了自我赋能成长小组活动;针对高风险家庭,由专业社工和心理咨询师开展持续的个案服务。经专业评估,张女士一家被认定为高风险家庭,进入了机构的服务范围。

北京市丰台区妇联、项目落地街道妇联联动丰台区熠家社会心理服务中心召开项目需求调研会。

心理咨询师耐心倾听张女士的心声,引导她释放内心深处的哀伤与不舍,鼓励她通过设立专属纪念日、与亲朋好友分享曾经的幸福瞬间等方式,缅怀与丈夫的感情。同时,积极协助张女士女儿认识到家庭的独特性,教会她健康地表达情感需求。

“项目采用‘心理咨询师+社工’服务模式,心理咨询师专注于女性个体及家庭的心理疏导与情绪调节,社工则着重搭建资源平台、促进人际互动与社区融入,两者协同合作,为困境家庭女性提供全方位支持。”机构负责人闻婕说。当咨询师评估张女士的情况较为稳定时,社工为从事英语翻译工作的张女士对接了辖区需要帮助的困境儿童,开启了她的英语公益辅导之路。在与孩子们互动中,张女士逐渐找回了生活的热情与自身的价值感,家庭氛围也逐渐变得温馨和谐。

得益于项目的支持,近50个家庭已经从困境走向新生。“对于那些暂时遭遇困难和挫折的家庭来说,危机干预和心理疏导至关重要。这不仅能够帮助家庭治愈心灵上的创伤,还能激发家庭成员自我成长并回馈社会的强大动力。”闻婕表示。

据北京市妇联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市妇联自2022年起实施公益伙伴计划暨妇女儿童家庭公益服务创新项目支持行动,带动各级妇联支持一批女性社会组织开展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妇女权益维护、助力生育友好、困境妇女儿童帮扶等服务,通过资金支持、专业培训、评估督导等方式,更好发挥女性社会组织专业优势和活力,推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营造家庭文明新风尚,以家庭和睦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付轩)

来源: 光明网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