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阳光讯(记者 高小雨/文、图)8月29日晚八点,榆林东沙文体馆内温情涌动,“陕北歌手”马龙携《开学第一课:用生命的热度点亮梦想》主题励志演歌会浓情开演。这场公益演出以独特的“演讲+演唱”形式,为现场劳动模范、“中国好人”代表、学生及市民们带来了一场兼具感动与力量的精神盛宴,也让“勇敢”与“坚守”的种子在观众心中悄然扎根。

一曲开场燃全场 旧照旋律忆初心
演歌会在马龙激昂的《我是好男儿》中拉开帷幕,豪迈的歌声瞬间点燃现场气氛,台下掌声与欢呼声此起彼伏。当讲述少年学艺的篇章开启,背景音切换为激昂的《精忠报国》,大屏幕上缓缓展出他早年作为戏曲武生的舞台旧照,生动再现了那段汗水与坚持交织的岁月。

14岁时,为减轻家庭负担,马龙考入艺校专攻武生。戏曲武行没有捷径,唯有反复打磨。每晚演出结束已至十一二点,别人早已歇息,他仍在练功房里坚持做仰卧起坐、俯卧撑、跳方,汗水浸透衣衫,在被子与毯子上留下深深的汗印。凭借这份执着,他练就了十秒连翻三十多个跟斗的绝活,“陕北跟斗王”的称号也在秦腔团、晋剧团的巡演中渐渐传开。
见义勇为致截肢 绝境重生逐星光
据马龙讲述,2006年11月16日夜晚,在西安一家网吧的他听见“抢劫”呼救声,受戏曲里岳飞、武松等英雄角色的影响,“行侠仗义”的信念早已刻进骨子里,他来不及思考便冲了出去。可歹徒的二十多刀,让他醒来后接到了“左腿必须截肢”的残酷通知。
截肢后的日子里,他曾一度想结束生命,直到从未出过远门的母亲辗转12小时,从陕北带来一碗热气腾腾的炖羊肉。母亲没说大道理,只是抹着泪说“娃娃,吃吧,活着咱就有路”。一口口羊肉下肚,父母的辛劳浮现在眼前,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活下去,不能辜负这份牵挂。

没有腿,便戴着假肢重新学走路,一次次摔倒又一次次站起;无法再演武生,便对着镜子练唱歌,直到嗓子出血也不放弃。在家人与朋友的支持下,他不仅重新站了起来,还一步步重返舞台——从家乡榆林的庙会演出、商演,到走上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的舞台,最终夺得2016年CCTV星光大道“英雄冠军”。这条路,他走得艰难,却也走得坚定。
师徒同台叙深情 公益路上不停步
演歌会的温情时刻,马龙特别邀请恩师、著名音乐人赵大地老师上台。二人紧握双手,共叙师徒情深,随后合唱的《西北的汉子》,将陕北汉子的豪迈与真挚融入歌声,高昂的旋律与饱满的情感打动了在场每一位观众,台下掌声经久不息。正是在赵大地老师的指导与鼓励下,马龙在音乐道路上不断精进,创作出《加油中国》《蓝色天空》等传递正能量的原创单曲。
“当年见义勇为让我受了伤,是身边人的温暖给了我力量,现在我也要把这份光传下去。”怀着这样的初心,2014年马龙成立榆阳区丝路艺术团,为有才艺的残疾人搭建展现自我的舞台,至今已开展公益演出近百场。他带着团队下乡惠民、扶残助残,助力农产品推广,给山区孩子送书籍,为家乡西瓜代言;疫情期间,他捐出团队所有演出收入,个人累计捐物捐款3万多元。

多年来,荣誉也见证着他的付出:2007年陕西省见义勇为先进个人、2013年第八届全省残疾人艺术汇演突出贡献个人、2016年榆林市年度自强模范、2018年榆阳区残联“关爱残疾儿童爱心大使”、2019年榆林市“扶残助残先进个人”与第六届“榆阳好人”、2020年榆林市第六次“自强模范”、2022年榆阳区第六届“道德模范”与陕西520公益季十大公益大使、2023年榆林市“自强楷模”,还曾成为2021年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火炬手候选人。面对这些荣誉,他始终记得:“公益不是施舍,是让受助者找回尊严。”
七夕合唱添浪漫 一堂课点亮无数梦
活动当日恰逢七夕佳节,马龙与榆林市民间艺术和戏曲研究院青年演员贺娜共同演唱原创歌曲《这就是缘分》,温柔的旋律与浪漫的氛围将演歌会推向高潮。当歌声落下,台下观众仍意犹未尽,不少人眼中含着感动的泪水。

这场特殊的“开学第一课”,早已超越一场演出的意义。它不仅让观众看到了马龙从“陕北跟斗王”到“励志歌手”再到“公益大使”的蜕变,更传递出“勇敢从不止一种模样”的信念——为热爱拼尽全力是勇敢,面对困境不放弃是勇敢,用自己的光照亮别人更是勇敢。正如马龙所说:“人生这场大戏,不是比谁翻的跟斗多,而是看跌倒后谁还能笑着爬起来、倔强唱出来的力量!”而这份力量,也将化作一束束光,点亮更多人追逐梦想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