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实时讯息

“中国好人”来了丨17位孩子共同的“妈妈”周波:带领孩子们追光生长

精神文明报记者 施华琼

8月27日

2025年第二次“中国好人榜”发布

咱四川共有4人上榜

其中

有一位“中国好人”

是二十余载专注关爱困境儿童的

“爱心妈妈”周波

“周妈妈,这次补课感觉高二新知识有点难,但请你放心,我会好好学的。”8月23日晚,周波收到了肖杨梅的消息。“马上高二开学了,我很挂念她。”周波用指尖划过对话框,回复道:“我过几天从内蒙回来,就去学校看你和拜访班主任老师。”这些年来,在周波的聊天记录里,肖杨梅从小学到高中的成绩单、生日祝福,甚至偶尔的小委屈,都被她存得整整齐齐。

周波是国家税务总局泸州市江阳区税务局退休干部,也是孩子眼中的“江阳妈妈”。肖杨梅是她资助的困境孩子之一。父母离世后,肖杨梅便跟着年迈的奶奶租房生活。周波从她七八岁时就开始帮衬:每月200元生活费,逢年过节送去衣物食品;多次奔走学校帮她争取减免了小学餐费、初中住宿费等。

周波总跟肖杨梅说:“你没法选择出生,但要勇敢面对它!”在她的关爱下,肖杨梅勤奋好学,变得开朗懂事,成为了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2022年,肖杨梅被评为“泸州市新时代好少年”。当时,她与被评为“泸州好人”的周波同台领奖,周波比自己获奖还开心:“荣誉不是终点,要让孩子知道,努力的人总会被看见。”

周波(右)和肖杨梅在领奖台上合影(受访者供图)

“周波阿姨的拥抱是香香的、暖暖的,在我心里您一直都是妈妈一样的存在。”四川音乐学院学生黄鑫的这条消息,周波存了快两年。周波记得第一次去家访时,黄鑫家中家徒四壁,满墙的奖状却格外醒目。当时黄鑫不在家,找到她时,她正在新华书店捧着作文书看得入神。“我给她买了羽绒服,塞了钱,我对她说‘以后阿姨来管你’。”这一管就是10年。黄鑫有音乐天赋想学声乐,周波就找遍泸州的资源,最终找到一家学校答应免费教她;黄鑫父亲车祸,周波帮忙跑交警队协调赔付,找专家为其看诊;见黄鑫家中凌乱,周波就和她一起收拾并耐心教导,“你爸是残疾人,屋里干净了,日子才亮堂。”现在来周波家,黄鑫总会主动帮忙打扫。周波说:“每个孩子都是一张白纸,好的习惯要从小养成。看到他们的改变,比什么回报都珍贵。”

周波(右)对黄鑫进行家访(受访者供图)

做公益25年来,周波常说:“不是给点钱就叫帮人,要陪孩子长大、给予他们心灵引导,这才是根本。”

她资助脆骨症女孩,每月都会准时转去爱心善款,只盼“孩子健康快乐”;尽心帮照顾脑瘫姐姐的汪朝丽寻找暑期工,耐心教育她“女性要把命运握在自己手里”;对资助的浙大患病孩子,她时常通过电话、微信给予鼓励……从2000年至今,周波用10万余元爱心善款,帮助17名孩子走出人生困境。

“我希望他们能经得起风雨、坎坷,勇敢接受别人善意的帮助,也要像向日葵一样向阳而生。”周波对资助的孩子也有个期待:“感恩社会,有能力时再把这份爱传递下去。”如今,这些受助孩子中,有的成家立业,投身社会自食其力;有的拼搏创业,也开始资助贫困生,“每当看到他们的成长,我就觉得很欣慰”。

周波还想带动更多人加入公益事业。2019年学雷锋纪念日,她在泸州红塔广场主持公益活动,带头成为一名人体器官捐献登记志愿者。“如果我的眼角膜能让另一个人重见光明,我的器官能让另一个人起死回生,我觉得我的生命也得以重生!”在她的带领下,当天近40位市民跟着签订了器官捐赠协议。作为泸州市益生励志协会志愿者,她还组织公益夏令营,教农村孩子学礼仪、唱歌、跳舞、朗诵等,引导她们勇敢追梦。

在公益活动中,周波教农村孩子唱歌、跳舞。(受访者供图)

周波说,坚持做公益源自家庭“爱的延续”。她的父母都是老师,他们免费给差生补课、为贫困生交学费、购买文具等,这些行动从小就影响着自己。现在,丈夫成了她公益活动的“专职司机”,女儿也以“汉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次被央视报道。周波说:“言传不如身教,你做好了,孩子自然跟着学。”

8月27日,周波被授予“中国好人”称号,面对荣誉她谦虚地说:“我所做的还远远不够,这条公益路我会一直走下去,我相信光的力量,我也希望孩子们能追光生长。”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