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晚,华致酒行(300755.SZ)发布2024年度业绩公告,与其1月份发布的业绩预告偏差不大,2024年公司营收94.64亿元,同比下降6.49%;归母净利润4444.59万元,同比下降81.11 %。
数据上看,过去一年华致酒行业绩波动程度较大。尤其是2024年第四季度,华致酒行利润首现亏损。对于原因,华致方面表示,去年四季度开始公司主动调整、积极去库,叠加行业性的价格倒挂(名酒市场价格下跌)等因素,对公司利润产生影响。同时,公司基于谨慎性原则对部分存货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
应对市场“寒冬”:直视问题,保持清醒认知
从社会经济大环境因素看,受国际贸易争端、社会经济增长放缓、消费力不足、股市楼市有待复苏等诸多因素影响,2024年中国酒水消费,特别是中高端酒水市场遭遇重创,社会库存高企、名酒价格倒挂、酒水经销商资金链紧张、抛货乱象频发以及市场信心下滑等问题突出。
华致酒行作为中国酒类流通领域的头部企业,其在酒水渠道深耕和全球保真名酒营销领域深耕20年的经验中应该认识到,如果不做深度的自我革命,除腐肉败枝、采取策略止血,那么未来留给自己的空间就不多了。
据行业人士分析,在过去发展周期中,因过于追求迅猛发展,积累了客户质量、产品开发、库存结构、费用投入与运营成本、人员结构不合理等影响 “企业健康” 的顽疾。这导致在行业下行周期时,公司无法及时 “治病止血”。更直观的体现就是公司业绩出现大幅波动,合作伙伴乃至行业对华致品牌及团队的信任度也有所动摇。
于是,自2024年第四季度开始,伴随以总裁杨武勇为代表的华致酒行新一届管理层的更迭,一场从内而外、前所未有的“华致革命”随即拉开帷幕。
破立并举修正方向,全力打造企业健康肌体
对于当下的白酒行业来说,信心比黄金重要,它能凝聚人心,促使各方在困境中抱团取暖、迎接挑战、共赢未来。业界认为,经销商的核心竞争力将不再取决于“能卖多少酒”,而在于对库存的敏捷调度能力、场景的精准创造能力、数据的智能运营能力和对客户的专业服务能力。
根据最近的行业媒体报道可以看到,面对压力与挑战的华致酒行果断摒弃退缩防守的心态,围绕行业现状和自身问题,破立并举,提出“去库存、促动销、稳价格、调结构、强团队、优模式”的十八字方针。

2024年第四季度开始,华致酒行针对全国连锁门店和优质终端实施优化库存、促进动销的举措,一系列真金白银的投入、贴身帮助门店做好运营等实际举措。此外,公司同步开启“保价护行”行动,大力整治线上电商价格和线下暗流价,规范统一公司产品在各个渠道的价格政策。
期间,更有违规、低价、破坏行业生态的行为遭到严厉处罚,包括对违规门店的摘牌、产品查扣,对华致相应的运营人员及管理者采取严厉处罚,绝不手软。一番操作下来,立竿见影。华致酒行大大改善了B端门店的产品结构和现金流情况,市场价格逐步回升,终端库存压力得到缓解,更重要的是重拾了客户对华致酒行的信任,也为行业的发展注入了信心。
在行业看来,华致酒行敢于不惜成本,持续推进精准去库存、优化产品结构、强化成本和费用管控等措施,提高了产品库存周转效率。与此同时,公司在策略上还结合了成本和费用的精细化管控,使得公司经营性现金流明显改善,亦为2025年全年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升级价值定位,构建多元化生态体系
近期,华致酒行在内外部释放出全新的战略定位信号——“以名酒保真渠道品牌和供应链服务平台为价值发展方向”。
据华致酒行对业界的介绍,公司针对市场变化和实际需求走向,推出华致酒行、华致(名)酒库、华致优选三大业态,形成“产品+服务、线上+线下、店内+店外”三箭齐发,覆盖市场多元化需求,以创新模式打破酒业传统边界,合作模式亦更加灵活,针对不同客户需求,提供多元化的行业解决方案。
具体而言,华致酒行定位为以异业合伙人为主的团购型连锁,秉持名酒保真理念,全力打造酒类场景化体验服务平台,承载品牌推广与高端人群服务重任,融合餐饮、会所、社交等多元场景。从“名酒博物馆+品鉴中心+文化体验”模式不断延伸,占位全场景生态。同时,门店还提供品牌定制和封坛服务。

而华致(名)酒库和华致优选则有意通过更“轻”的线上、线下整合模式拓展酒类O2O业务、即时零售业务,产品组合突出性价比,契合品牌化、低度化、年轻化市场需求,打造“线上线下融合服务平台”。
与以上三大场景业态匹配的是产品供应链的精准调整和团队的优化打造。这也是华致新模式下对三大要素——“人、货、场”进行体系化、精准化构建。
产品结构方面,全面为门店提供更多贴近市场的产品品类,重点将公司产品政策和资源向酒行、酒库门店倾斜,巩固主渠道的品牌价值,调整鉴真业务模式,满足门店客户需求,调整营销政策,为门店销售价格稳定创造条件和基础,保障优质客户利益,提振客户积极性。
团队建设层面,未来的华致人员将聚焦运营型、开发型、服务型、采购型人才。运营型人才旨在助力客户选品、策划促销、对接线上平台、培训店员店长等,推动营销模式从传统销售向运营驱动转变;开发型人才则需精准锚定目标客户,掌握开发话术与跟进服务技巧,严守不卖假酒、不串货倒货底线,确保门店质量;服务型人才兼顾B端与C端服务,深度洞察并精准满足客户需求;采购型人才负责筛选优质产品,保障供应链稳定高效。
善战求胜的华致 在巨压之下靠什么赢?
未来,经济环境和市场发展仍存在不确定性,但随着华致一系列革新措施逐步落地但从目前推进势头和已有优势来看,已经具备了达成战略目标的基本能力:
保真产品供应的保障能力。20年保真名酒运营,铸就华致酒行金字招牌。在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下,华致酒行始终将保真置于所有场景拓展首位,由此公司亦成为茅台、五粮液、汾酒、拉菲、奔富等众多国内外名酒信赖的长期合作伙伴,赢得“名酒厂金牌服务员”声誉。随着华致酒行在采购、鉴定、仓储、物流、销售等环节不断完善的保障措施,公司信誉度和保真品牌价值势必持续提升。
渠道拓展与模式创新能力。华致酒行创新性地推出品牌塑造、产品供应、营销策划、运营管理、流量导入、系统搭建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吸引了志同道合的合伙人加入,汇聚成推动公司发展的强大合力。2024年成功开发127家华致酒行3.0门店。在电商业务板块,更是在少帅吴其融的精心运营管理下,取得了突破性发展,线上渠道呈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为公司业绩增长注入新的动力。
现代企业的公司治理能力。在管理效能提升方面,华致酒行通过强化日常运营管理、实施整合优化举措,着力提高管理效率。强化培训与学习,提高员工职业素质,增强团队战斗力。严格整肃内部纪律,明确奖惩机制,促进企业内部管理更加规范化与标准化。后台支撑部门聚焦结果导向,密切关注业务过程,精准把控成本核算,高效运用预算资源,全力支持前台业务部门的发展,确保公司整体运营的高效性与流畅性。
对投资人利益保护的魄力。作为上市公司,保障股东和投资人的利益是其义不容辞的使命。尽管业绩承压,华致酒行仍在2024年年内进行了三次分红,这一举措在业内引发广泛讨论。有分析认为,多次大额分红,以真金白银回报股东和投资人,体现了华致酒行与股东和投资者共享经营成果的意愿,亦是对资本市场信心的提振。从更深层次来看,这也与国家政策导向高度契合。新“国九条”大篇幅强调对投资者回报工作的重视,督促上市公司以投资者为本,促高质量发展。这一背景下,华致酒行以过往累计利润加大分红力度,表明企业经营现金流依然良好,且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自我挑战与迅速修复的能力。如同经典著作《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中华为的自我剖析与修正,华致酒行也展现出类似特质。二十载春华秋实,砥砺前行,可以说坚守长期主义、与合作伙伴共创共赢是华致酒行的底色。对其而言,长期主义意味着做难而正确的事,包括勇于对自身顽疾动刀、为过失买单、摒弃短期利益、重塑自我、在风浪中搏击未来,抗击风险、开创蓝海。
纵观行业,已有太多曾经的同行没顶得住时代洪流的洗礼,纷纷曝出倒闭、欠薪、资金链断裂等等事件。市场期待已经亲历过不同时代、不同周期的华致酒行能汲取经验与教训,发掘新的空间,修成不一样的结果,真正朝着目标稳步迈进,成为不被低估的、有持续发展潜力和价值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