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实时讯息

青岛故事丨驻扎老工业区救援一线8年的他,有些故事想让您听听

从业18年,从消防员到指挥员,“驻扎”青岛老重工业区阵地,曾带领俩班长“勇破二甲醚雾”,从汽修、钢铁等厂房扑救到夏季滩涂淤泥创新式救援,高凌云称自己与时俱进,与社会同步成长。“双消家庭”夫妻二人同在一线,从防灾到救灾,是亲人是战友,9年婚姻生活只愿平淡,平淡是真,平淡是福。记者专访楼山消防救援站指挥员高凌云,听起讲述工作与家庭的成长与过往.....

8年救援 与老工业区共同成长

距离七夕节仅剩一日,李沧区楼山消防救援站指挥员高凌云的生活一如往常,早晨 5点30起床、洗漱、训练、按部就班梳理近期工作,让自己保持随时出警的“备战”状态。

楼山消防救援站位于李沧区老重工业区,毗邻众多汽修、化工、冶炼、钢铁等产业新老厂房。

据高凌云介绍,2017年从天山二路站调至楼山消防救援站工作,8年时间,陪伴这片老工业区共同成长。“刚来的时候大部分警情都是老旧住宅以及周边厂房的扑救工作,前几年周边还聚集了小型纺织企业以及橡胶企业,厂房内堆积大量易燃物,救援工作复杂有挑战。近几年部分企业倒闭撤离,高层新住宅迁入,和工业厂房在辖区内‘共生’,所以救援场景变得多元化,从厂房至新住宅,从救援方面来说。从意识到方式都需要更新。”

勇破二甲醚雾

据高凌云讲述,因辖区的特殊性,曾有两次印象深刻的救援事件,一次发生在2018年的凌晨,一次就在去年。于他而言两次经历无异于“死里逃生”,在工作日志中也留下的光辉一笔。

“‘勇破二甲醚雾’,第一个事件可以这样形容。2018年辖区内有一家橡胶厂,面积大概 3000平方米,凌晨两点接警,整个消防站二十多人到达现场展开救援工作。如果只是普通的织物等材料燃烧还没有这么可怕,厂房内有11个二甲醚的罐子,直径一米,高度大概两米,二甲醚可能很多人并没有过多接触,和我们概念里的液化气产生的爆炸危害几乎可以持平,如果没有压制下来,整个厂房及周边百米范围都会受到摧毁性伤害。”高凌云回忆。

三支水枪进场压制火势,二甲醚罐所在的部位是重点,扑救过程中高凌云隐约听到容器罐阀口“弹出”的声响,于是迅速下令撤出,研判后带领几人二次内攻。高凌云告诉记者:“第一次进去的时候听到‘嘭’的一声,好像是阀口弹出来了,发出‘嘶’的声响,当时罐体的颜色和形态已经发生变化,二次内攻时只有我和两名班长,只要把二甲醚罐‘安抚’下来,其他一切都好说。”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水枪压制,联合扑救,凌晨两点多,二甲醚罐所在的区域火势被扑灭。现在回忆起来还是有些后怕,但这次救援经历也给我们整个队伍留下了无法替代的经验累积,也是人生‘素材’。”

此外,2024年初,同样发生在凌晨,辖区内某企业发生火灾,救援现场有大量的可燃气体喷射式燃烧,经过近3小时扑救,火情得以控制。“现场有可燃性气体泄露,属于一边灭火一边着火的状态,整个救援像一场‘拉锯战’,既不能完全扑灭燃烧气体又要控制火势不蔓延,同时还要进行关阀断料。”高凌云感慨。

“消防泥马”问世 边工作边创新

除了大量的工业聚集,辖区的白泥地公园,也成了夏季救援的重要场所。网络博主直播“带路”,除了前海沿哪里还能赶上海?近几年白泥地公园火了,“赶海”的人多了,被困滩涂,深陷淤泥,对于高凌云而言工作多了一项新挑战。

高凌云介绍:“淤泥救援与道路救援以及火灾现场完全不同,不需要蛮力,需要的是巧劲。夏季或暑期节点,一般都会有被困淤泥的警情,踏入淤泥我们都举步维艰,对体能消耗特别大,所以前段日子我们研究出来‘泥马’。”

南方种藕,泥质湿润,农户采用泥马做辅助农具,同样的,泥马也可用在救援工作中。“做工作,集思广益。这也是和同事共同的想法和点子,城市需要我们的场所越来越多,时代在进步,我们的想法和做法也应该不断更新。”高凌云说。

除了“消防泥马”问世,在道路救援方面,高凌云也有了自己的创新做法,同消防员利用“地利”优势,定时来到辖区报废汽车场进行破拆练习以及新能源车辆处置训练,增强技术、加快速度。

包容和理解 “双消家庭”代名词

采访间隙,高凌云趁着午休时间与同为消防工作者的妻子杨凌云通了个电话,电话那头妻子询问其七夕节是否值班,一起吃顿家常饭也算过节。据高凌云分享,结婚9年,夫妻二人同在“一线”,共度七夕的时间只有寥寥。

据高凌云讲述,2013年,在军校职业分配大会中,高凌云与妻子相识,因三观一致热爱相同,2016年,二人结婚。与多数“双消”家庭相似,包容、理解也成了他们婚姻的代名词。

“都是一线,我是救灾一线,妻子是防灾一线。刚在一起时我的工作就是出警,一周两天休息日,剩下的时间日夜都留在单位。妻子的工作主要防火监督检查,两个人各有阵地。”高凌云介绍。

上班下班,闲暇时高凌云会收到妻子的微信,“在忙吗,不忙可以视频一下?几天没见看看你。”从单位到家仅有15公里路程,高凌云笑称二人的婚姻生活像异地恋,突遇警情或者安保工作时,看微信时已是深夜。“有时候妻子上午发来微信,忙完工作我看到时已经晚上了,她只发一条,也没有电话,这种情况她知道我一定在忙,等第二天睡醒,趁着工作空档再给回复,嘘寒问暖,也不问晚回信息的原由,这些年都是如此。”

“无言”妻子

高凌云的手机壁纸是他两个可爱的孩子,一儿一女,大女儿三年级,小儿子今年9月份也将成为一年级的小学生。据他分享:“抚养孩子照顾老人,这些‘工作’妻子做了9成,我不在家的时候,她会早早起床给孩子把饭做好,吃过饭先送念幼儿园的小儿子,再把女儿送去学校,下班后,先去学校接女儿放学,再去幼儿园接儿子,回家再做饭辅导功课,晚上哄孩子睡觉,等孩子们都睡了她会处理下自己的工作,或者给我发一张孩子们熟睡的照片,说一声晚安。”高凌云分享。

“工作不只做眼前,即便不出警能做的还有很多”这句话是高凌云时常挂在嘴上的口头语,休息日也是工作日,留在单位值班是他的日常。

每逢节假日,妻子孩子放假时,单位的石板地成了一家四口的家庭乐园。

“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妻子会带着孩子偶尔来看我,营区有家属房,在这待上半天时间,匆匆吃个饭,在前面的小院带孩子参观消防车,跑跑跳跳运动下。孩子从小知道爸妈是消防员,对消防的工作有一些了解,他们知道爸爸经常坐在一辆红色的大车里去做‘蜘蛛侠’,孩子们也会常提起要跟爸爸妈妈学习,长大了也做消防员。”高凌云笑着说起。

暖心蛋糕“降临”

2018年因安保工作繁忙,高凌云半个多月未回家,恰逢其生日当天,单位收到了妻子送来的暖心蛋糕,这是他印象最深刻的一个礼物,也是吃起来最甜的一块蛋糕。

高凌云告诉记者:“因为站内大家都在忙,她匆匆送来一个蛋糕,上面写了几个大字‘你们辛苦了’,然后又匆匆离开,这些年她就是话也不多,不论什么事话都不多。”

生活中互相理解,工作中互相帮助。近几年,高层住宅大批涌进辖区,火灾扑救工作成了重点,除了实践中获取的“真知”,高凌云称理论知识方面的补课全靠妻子。

“她的日常工作就是防火监督,所以只要凑在一起,针对近期发生的一些警情我会跟她请教,从固定消防设施到建筑结构,防灾方面她更专业,两个人一讨论可以谈上很久,回单位后我再分享给同事,我认为从生活到事业,妻子也是我的老师。”他说。

今年七夕节,一如往常,高凌云在单位值班,暑期将尽,妻子打算带孩子添置些学习用品。电话那头,二人约定下个休息日一起回老家看望老人,语气平淡、轻松。“没什么惊天动地,对于‘双消’家庭而言,平淡是真,平淡是福。”高凌云感慨。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田)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