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8月28日讯“生活即教育,劳动即成长。”临沂第八中学始终坚信,教育不应局限于书本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历练。这个暑假,2024级的同学们积极投身劳动实践,用汗水书写青春,以行动诠释劳动之美。
多元家务,点亮家庭日常
家,是劳动教育的第一站。暑假里,同学们化身“家务小能手”。除了日常的扫地、拖地、洗碗筷、擦桌椅,还有同学挑战高难度,给家里的大件家具来了个“乾坤大挪移”,重新布局房间,让家焕然一新。有的同学跟着长辈学习传统美食制作,从和面对碱蒸出蓬松馒头,到精心调制馅料包出美味包子,一道道工序饱含对传统的传承。清洗换季衣物时,同学们研究不同材质的洗涤方法,巧用各种清洁剂去除污渍,让衣物洁净如新。在家庭劳动中,同学们体会到父母的不易,亲情也愈发浓厚。

社区服务,担当社会责任
走出家门,同学们走进社区,成为温暖的传递者。他们参与社区环境美化,组建“垃圾分类宣传小队”,制作精美的宣传海报,在社区广场、楼道口向居民耐心讲解垃圾分类知识,举办垃圾分类小游戏,吸引众多居民参与,让垃圾分类理念深入人心。一些同学加入社区图书馆志愿服务,整理书架、登记借阅书籍,为营造安静有序的阅读环境贡献力量。还有同学关注社区孤寡老人,采购生活用品,给老人的生活带去温暖与欢乐。在社区服务中,同学们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收获了成长。

田园劳作,体验农耕艰辛
部分居住在乡村或有机会前往郊外的同学,走进田园,体验农耕生活。他们跟着农民伯伯学习播种,小心翼翼地将种子埋进土里,满心期待着发芽的那一刻。在烈日下除草,弯着腰一株一株拔除杂草,深刻体会到“汗滴禾下土”的艰辛。到了收获季节,同学们参与采摘,亲手摘下鲜嫩的黄瓜、细长的茄子,感受丰收的喜悦。在田园劳作中,同学们了解了农作物的生长过程,珍惜粮食的意识也更加强烈。
职业体验,探索未来方向
为了更好地了解不同职业,同学们开展了丰富的职业体验活动。有的同学来到工厂,穿上装货、卸货,体会工人的艰辛。有的同学走进奶茶店,细心地制作,热心地招待客人。还有同学到餐厅体验服务员工作,从点菜、上菜到收拾餐桌,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细心与耐心。通过职业体验,同学们对未来的职业方向有了更清晰的思考。

文化探寻,传承劳动精神
这个暑假,不少同学还沉浸于劳动文化的探寻中。他们广泛搜集整理与劳动有关的诗词书法、名言、谚语,“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的《观刈麦》深刻展现出粮食的来之不易与劳动的艰辛。陶渊明的“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描绘出田园劳作虽辛苦却质朴纯粹的画面,同学们在整理中仿佛能感受到诗人对劳动和田园生活的热爱。而“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劳动是一切知识的源泉”等名言警句,也在时刻激励着大家热爱劳动。在整理这些文化瑰宝的过程中,同学们对劳动精神的理解更加深刻,也将这份传承的使命扛在了肩上。

临沂第八中学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将劳动教育贯穿始终。通过这次暑假劳动实践,同学们锻炼了能力,收获了成长,培养了热爱劳动的品质,树立了正确价值观。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劳动教育,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平台,让同学们在劳动中茁壮成长,绽放光彩。让我们为2024级同学的精彩表现点赞,期待他们创造更美好的未来!(通讯员 任振云)
责任编辑:王军
来源::55 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