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核心基础课程。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探索课程育人的实践路径,在“微生物学”课程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育人范式。
教学理念:共建学习共同体。学校秉持“以学为中心”的“悟道、求业、生惑”新理念,主动应变,将教师角色从课堂讲授者转变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学习的合作者,鼓励学生主动“悟道求业”,自我“生疑解疑”,师生共建深度学习共同体。
课程体系:着力实现三维目标。学校重塑“思政+理论+实验+项目”的立体化内容体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精神、职业价值观等思政元素全环节融入课程设计,凸显立德树人的引领性;将微生物学前沿成果引入课程,设计研习性实验项目,提升课程的创新性、挑战度;突出培养学生的“两优”能力(优良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和“一特”素养(生态文明素养),保障“知识、能力、素质”三维目标的全面落实。
教学设计:聚焦“两性一度”。学校突出立德树人的引领性,增加课程的创新性、挑战度,将前沿理论和企业成果引入课程,并引入研习性拓展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高阶思维,精化课内、强化课外,提升课程教学的“含金量”。
授课逻辑:探究式学深悟透。学校通过本校课程组和江南大学等高校的“微生物学”课程组联合建立“虚拟教研室”集体备课,以探究式逻辑讲透“微生物学”知识体系;将“认识微生物的一生”到“解释微生物的一生”,到最终“评价和应用微生物的一生”这一逻辑思维过程,贯穿于知识体系讲解全过程,不仅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做到学深悟透。
特质培养:培养生态文明素养。学校通过微生物绿色制造技术、微生物无害化环境治理、环境保护等知识点和生态文明课程的有机融合讲解,厚植林业院校学子的绿色发展观和生态文明素养基因,培养具有学校特色的生态文明素养。
(作者:王晓玲 刘高强 马江山)